为您找到"

<诗经·采薇>表达的思想内容?

"相关结果约100,000,000个

《野望》选自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章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注释]1、按:作者因隋乱而隐东皋,闻唐兴有感而作。2、薄暮:指隋亡 3、树树皆:言隋末群雄割据 4、落晖:言群雄败亡 5、牧人两句:指天下咸服 6、无相识:指无人引荐 7、采薇:抒发其苦闷。《诗经·召南·...

什么是"意象"?

一、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在比较文学中,意象的名词解释是:所谓“意象”简单说来,可以说就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也就是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是...

清明节的来历、诗、习俗(清明节为什么在4月5日)

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冬至在历史上也是一个节日,但现在各地大多不再过此节)。清明节的名称与此时天气物侯的特点有关。西汉时期的《淮南子·天文训》中说:“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清明风”即清爽明净之风。《岁时百问》则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

求人教版七年级下语文课外古诗比较详细的鉴赏。

这首小诗经单纯白描的手法,展出了一片山居的晚暮景象,俨然是一幅绝妙的写生画。 竹里馆 独坐幽篁①里,弹琴复长啸②。深林③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注释】 ⑴幽篁(huáng):幽是深的意思,篁是竹林。 ⑵啸(xiào):长声呼啸。魏晋名士称吹口哨为啸。 ⑶深林:指“幽篁”。 ⑷相照:与“独坐”对应。

帮我找到下面这些诗

(杜甫)、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夜书所见、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咏柳、春日、乞巧、嫦娥、题西林壁、游山西村、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独坐敬亭山、望洞庭、忆江南、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渔歌子、泊船瓜舟、秋思、长相思、牧童、舟过安仁、诗经·采薇(节选)、春夜喜雨、西江月·夜行黄沙道...

谁有关于<<诗经>>的文章?最好是自己写的

这一手法,确实不唯见诸《小雅·采薇》,而是《诗经》中诗人的常用之法。 炼词申意,循序有进。诗篇的结构是单纯的,三章叠咏;诗人的易词写景却是讲究的,它细腻地表现出了人的不同感受。凄凄,是女子对风雨寒凉的感觉;潇潇,则从听觉见出夜雨骤急;如夜的晦冥,又从视觉展现眼前景象。易词写景的这种微妙性,...

高一文言文文学常识试题及答案

只作参考"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把答案都写到答题卡上,否则不得分第 I 卷 选择 45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21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遒劲(qiújìn) 舟舸(gě) 幽燕(yàn) 青荇(xìng)B.浮藻(zǎo) 追溯(shuò) 记载(zǎi) 亚洲(yǎ)C.束缚(shùfù) 彳亍(...

带拼音的一千零一夜,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少儿百科全书,唐诗(随便什么...

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2.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汉乐府民歌<<悲歌>> 3.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游子吟>> 5.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宋之问<<度大庾岭>> 6.君自...

诗歌与古诗的资料

诗歌是一种主情的文学体裁,它以抒情的方式,高度凝练,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用丰富的想象、富有节奏感、韵律美的语言和分行排列的形式来抒发思想情感。诗歌是有节奏、有韵律并富有感情色彩的一种语言艺术形式,也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诗歌起源于上古的社会生活,因劳动生产、两性相恋、原始宗教等而产生的一...

古诗中的对仗句

【对仗】:中古时诗歌格律的表现之一。对仗又称对偶、队仗、排偶。它是把同类或对立概念的词语放在相对应的位置上使之出现相互映衬的状态,使语句更具韵味,增加词语表现力。对仗有如公府仪仗,两两相对。对仗与汉魏时代的骈偶文句密切相关,可以说是由骈偶发展而成的,对仗本身应该也是一种骈偶。格律诗...
1 2 3 4 5 6 7 8 9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