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
<诗经·采薇>表达的思想内容?
"相关结果约100,000,000个
出自《诗经·小雅》的成语 1、【诗经·小雅·鹿鸣之什】兄弟阋墙——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寿比南山——南山之寿,不骞不崩。杨柳依依——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乔迁之喜——出于幽谷,迁于乔木。2、【诗经·小雅·白华之什】不醉无归——厌厌夜饮,不醉无归。3、【诗经·小雅·彤弓之什】载沉...
10.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诗中雨 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2.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瞑)) 3.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4.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王维:《山中》) 5.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
意象是诗歌艺术的精灵,是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在我国古典诗歌漫长的历程中,形成了很多传统的意象,它们蕴含的意义基本是固定的。如果我们熟悉这些意象,会给鉴赏诗歌带来很大帮助。一、送别类意象(或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的思念)1. 杨柳。它源于《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2.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汉乐府民歌<<悲歌>> 3.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游子吟>> 5.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宋之问<<度大庾岭>...
《诗经·邶风·击鼓》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译文]击鼓声镗镗(震于耳旁),(将士们)奋勇演练着...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原本只称做《诗》,儒家把它尊为经典,故称作《诗经》。编成于春秋时代,共305篇。分为“风”“雅”“颂”三大类:《风》有十五国风,《雅》有《大雅》、《小雅》,《颂》有《周颂》、《鲁颂》、《商颂》。除《诗经·郑风·子衿》、《诗经·秦风·蒹葭》、《...
妈妈是什么 妈妈是甜甜的笑 像一朵盛开的百合花 是温暖的阳光 永远照在我心头 是恶狠狠的一顿臭骂 就因为我的数学卷没答好 是我早晨吃了两个大饼 中午她又突然到学校 给我送蛋糕 是你问她生日是哪天 我的妈咪啊 她说 不知道 母亲,其实我想 感化远天逶迤的群山 为苦苦辛劳的您 雕一座巍峨的...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章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注释]1、按:作者因隋乱而隐东皋,闻唐兴有感而作。2、薄暮:指隋亡 3、树树皆:言隋末群雄割据 4、落晖:言群雄败亡 5、牧人两句:指天下咸服 6、无相识:指无人引荐 7、采薇:抒发其苦闷。《诗经·召南·...
一、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在比较文学中,意象的名词解释是:所谓“意象”简单说来,可以说就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也就是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是...
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冬至在历史上也是一个节日,但现在各地大多不再过此节)。清明节的名称与此时天气物侯的特点有关。西汉时期的《淮南子·天文训》中说:“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清明风”即清爽明净之风。《岁时百问》则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