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来”二句:表示诗人自己对从政仍有所期待。这两句暗用两个典故:姜太公吕尚曾在渭水的磻溪上钓鱼,得遇周文王,助周灭商;伊尹曾梦见自己乘船从日月旁边经过,后被商汤聘请,助商灭夏。碧,一作“坐”。“多歧路”二句:岔道这么多,如今身在何处?歧,一作“岐”。安,哪里。长风破浪:比喻...
我看到这些人又并不相识,心情郁闷于是长声歌唱《诗经》中“采薇采薇”的诗句。 《野望》写的是山野秋景,在闲逸的情调中,带几分彷徨和苦闷,是王绩的代表作。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皋是水边地。东皋,指他家乡绛州龙门的一个地方。他归隐后常游北山、东皋,自号“东皋子”。“徙倚”是徘徊的意思。“...
运用(用典)修辞手法。抒发了诗人茫然若失、孤独无依的情绪。尾联"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这最后两句完全道出诗人内心的苦闷和怅惘,既然在现实中找不到相知相识的朋友,那就只好追怀伯夷、叔齐那样不食周粟、上山釆薇的隐逸之士了。
至于第一句的“篁”与第三句的“林”,其实是一回事,是重复写诗人置身其间的竹林,而在竹林前加“幽”、“深”两字,不过说明其既非庾信《小园赋》所说的“三竿两竿之竹”,也非柳宗元《青水驿丛竹》诗所说的“檐下疏篁十二茎”,而是一片既幽且深的茂密的竹林。这里,象是随意写出了眼前景物,没有费什么气力...
唐代诗人王绩的《野望》在尾联表达的情感:茫然若失、孤独无依的情绪。"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这最后两句完全道出诗人内心的苦闷和怅惘,既然在现实中找不到相知相识的朋友,那就只好追怀伯夷、叔齐那样不食周粟、上山釆薇的隐逸之士。《野望》的赏析:写薄暮中所见景物:“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
与《凉州词》相似,诗歌的前两联写了明月、天山、云海等壮阔的气象。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与“黄河远上白云间”相似,这两句也是在“云”的衬托下突出另一意象,且这里的“出”字与“黄河远上白云间”中的“上”字异曲同工,都使诗句充满动感和力度。诗的整体结构也与《凉州词》相似,都在后一部分感慨...
出自:《野望》是隋末唐初诗人王绩的作品。原文:野望 唐代: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译文:黄昏的时候伫立在东皋村头怅望,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每棵树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都披覆着落日的余光。放牧的...
最后两句中,一“便”一“更”,表明念之心切,爱之情深。 《雨霖铃》这首词主要以冷落凄凉的秋景来衬托情人难以割舍的离情,可以看出,作者当时在仕途上失意,不得已离京远行,这种抑郁的心情和失去爱情慰藉的痛苦交织在一起,便谱成了这首词的主旋律。其成功之处在于写出了他的真情实感,但格调较低沉,情调未免太...
【小学一年级】上册:《静夜思》李白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下册:《春晓》孟浩然,《村居》高鼎,《所见》袁枚,《小池》杨万里 春晓 (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村居 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扬柳醉青烟。 儿童放学...
最后两句中,一“便”一“更”,表明念之心切,爱之情深。 《雨霖铃》这首词主要以冷落凄凉的秋景来衬托情人难以割舍的离情,可以看出,作者当时在仕途上失意,不得已离京远行,这种抑郁的心情和失去爱情慰藉的痛苦交织在一起,便谱成了这首词的主旋律。其成功之处在于写出了他的真情实感,但格调较低沉,情调未免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