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诗词“创作技巧”有哪些 1、直抒胸臆和含蓄委婉 直抒胸臆也称直接抒情,是一种不要任何“附着物”,而由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的一种抒情方式。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结尾:“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就直截了当地抒发了诗人甘愿为天下寒士的幸福而牺牲自己的高尚...
名作有《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秋兴八首》、《登高》、《又呈吴郎》等。 杜诗现存1400多首。它深刻地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前后20多年的社会全貌,生动地记载了杜甫一生的生活经历;把社会现实与个人生活紧密结合,达到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完美统一;代表了唐代诗歌的最高成就。被后代称作“...
我们来看这样一段《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教学实录:师:词的语言具有凝练,含蓄的特点。所以文章中的每个词句都可能会有很深刻的内涵或者包含着丰富的情感。 下面我们就一起再读课文,并到词句中去挖一挖,试试能挖出多少字面以外的东西。这次的挖掘行动采取每个同学单打独斗的形式,看谁挖的越快越深。 为防浅尝即...
28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杜甫 29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岑参 30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韩愈, 31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刘禹锡 32 观刈麦(田家少闲月)白居易 33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白居易 34 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李贺 35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题解】 见《杜工部集》,作于公元761年,时值安史之乱尚未平定之际。 上元元年(760)春,杜甫得亲友资肋,于成都西郭外浣花溪畔盖一草堂,以安顿其家。翌年八月,草堂为秋风所破,杜甫百感交集,作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以记之。 【原文】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
我从《陋室铭》学到了什么 作文650字早年上中学时学课文中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其中的诗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让我对杜
唐·杜甫《秋兴八首》 翟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 唐·杜甫《秋兴八首》 远岸秋沙白,连山晚照红 唐·杜甫《秋野五首》 天上秋期近,人间月影清 唐·杜甫《月》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长风吹白茅,野火烧枯桑 白茅;茅草。描写深秋原野的景象:大风吹卷着原野上的...
”那么面对苦难,我们必须坚定信心;又有百里奚举于市,孙叔敖举于海的典故。这些古之贤人,都是从苦难中崛起而有所作为,名垂青史的。欲扬先抑是一种坚持不懈的精神。诗圣杜甫一生多坎坷,从他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我们读到了他的生活的艰难辛酸。然而,即使处于如此的困境之中,他仍能心忧...
(3) ▲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忽如一夜春风来,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人生自古谁无死? ▲ 。(文天祥《过零丁洋》) (6)人有悲欢离合, ▲ ,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7)夕阳西下, ▲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8)苔痕上阶绿, ▲ ...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6)___,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秋思》)(7)但愿人长久,___。(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8)___,背灼炎天光。(白居易《观刈麦》)(9)报君黄金台上意,___。(李贺《雁门太守行》)(10)___,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11)边塞紧张激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