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
时区和日界线
"相关结果约100,000,000个
世界二十四时区口诀是时刻东进(+)西退(-),日期东退(-)西进(+)。也就是说,时刻向东每过一个时区要加上一个小时,向西每过一个时区减去一个小时。时期向东过日界线要减一天,向西过日界线要加一天。时区的含义概况 为了按统一标准分区计时,将地球表面按经线分为24区。每一时区的经度宽为15度,每...
时区的计算方法:用经度数除以15,如果除不尽,小数点后第一位四舍五入。如果经度是东经,时区就是时区。如果经度是西经就是西时区。地球自转角速度是每小时15°,因此一个时区之间相差15°经度。
时刻东进(+)西退(-),日期东退(-)西进(+)。时差计算遵循“东加西减”原则:1. 时刻向东每过一个时区加一小时,向西每过一个时区减一小时。2. 日期向东过日界线减一天,向西过日界线加一天。镇芦相关公式:- 同时区:已知时区的时刻±时区差=所求时区的时刻。东时区用+,西时区用-。- ...
为统一时间,国际上采用每隔经度15°,划分一个时区的方法,全球共分为24个时区。其中以0°经线为中央经线的时区为中时区(也称零时区),向东到180°依次为东一区至东十二区,向西到180°为西一区至西十二区,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各跨经度7.5°,均为半时区。因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从零时区向东,每...
球经度为360度,一天(24小时)转一圈,所以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15度。以格林威治天文台旧址为0度经线,也叫做本初子午线。以本初子午线中央经线的叫中(零)时区,向东西两侧各有12个时区,东西十二区合为一个时区,中央经线为180度经线。中央经线=时区数*15度(如东八区 15度*8=120度...
人为日界线即国际日界线,大致经过180度经线,其中部分地区曲折的,如白令海峡、阿留申群岛、南太平洋一些地区,人为日界线的东侧为昨天,西侧为今天。自然日界线是指地方时0时(24时)的经线,其东侧为今天,西侧为昨天。人为日界线的位置是固定的,但人为日界线上的地方时是变化的,可以是任何时间,而自然...
在实际应用中,国际日期变更线和国际日界线的设定和使用对于全球时区管理和日期转换至关重要。通过这些概念,我们可以更准确地理解地球上的时间划分方式,以及不同地区在时间管理和日历使用上的差异。了解这些区别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地球上的时间体系,也为全球范围内的沟通和协调提供了便利。
在1884年的国际子午线会议上,决定将经度180°的子午线作为日期变更的界限。这条线不仅是现有日期的结束点,也是新日期的开始点。日界线的东侧和西侧日期不同,从东向西穿越日界线,即从西向东进入不同的时区,日期会减少一天;相反,从西向东穿越日界线,即从东向西进入不同的时区,日期会增加一天。
因为要照顾行政区域的统一,日界线并不能完全沿180°的子午线划分,而是绕过一些岛屿和海峡:由北往南通过白令海峡和阿留申群岛西端、斐济、汤加等群岛之间而达新西兰的东边。向东航行过这一线时,须减去一天,如二日正午改为一日正午:向西航行过这一线时,须增加一天,如一日正午改为二日正午。实际上,...
才规定了日界线及其法则,这样无论向东向西算多少个经度,同一个地方一定只有一个相同的时间.所以向东过日界线减一天(或向西过日界线加一天),就是为也保证在任何情况下,同一个地方一定只有一个地方时。时区和区时 在同一瞬间,位于不同经度的观测者测得的地方平太阳时是不同的,因此需要一个统一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