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词有十八个的说法,实词就多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附录了重点掌握的常见文言词,其中实词150个,为便于学生能够有系统的进行学习, 特将此150个实词的一词多义进行系统的整理,每个词的义项基本上以《辞海》的解释为依据,尽量以本义、引申义的顺序排列,同时也收入课本中出现的解释。对于个别不
(《记王忠肃公翱事》) 3.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如: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文言文18个虚词何的用法 1.疑问代词。 (一)单独作谓语,问原因,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如: 何者?严大...
仅供参考。你可以借鉴这里的材料,将有用的部分提取出来,进行更有针对性的学习。在归纳过程中,你会逐渐掌握这些虚词的用法和含义。通过不断的阅读和实践,你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会得到显著提升。总之,学习文言文虚词需要耐心和时间,不断积累经验和语感,最终你会在文言文阅读上取得进步。
如何推断文言文中虚词的词义文言文难读,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文言虚词难以把握.由于大多数文言虚词是从实词中借用或虚化而来的,因此.文言文中某个词有时是虚词,有时又是实词.这是区别和确认虚词的一个难点.此外,同一个虚词在具体的语言条件下可以有不同的解释,例如,我们经常接触到“以”字,义项就相当丰富.作动词,“...
1、把文言文中的单音节词扩为同义的双音节词或多音节词.例:“更若役,。 2. 求记十八个文言文中虚词的口诀 18个文言虚词记忆口诀 于(与)焉何其若 因为所以则而且 乃之乎者也 语嫣何其弱 因为所以则而且 乃之乎者也 【奇思妙想】 金庸小说《天龙八部》中头号美女王语嫣,何其弱不禁风,为什么身体会这么...
(《记王忠肃公翱事》) 3.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例如:...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五)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4. 古文中常见的18个虚词的用法(含例句) (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 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
1. 高考文言文十八个虚词及其用法 一、之1、代词:代人,代事,代物例:欲报之于陛下也 悉以咨之 先帝称之曰能 肉食者谋之 公与之乘 名之者谁 天下顺之 固以怪之矣 始指异之 故为之文以志 名之者谁 环而攻之而不胜 天下顺之 属予作文以记之 愿陛下亲之信之2、助词:(1)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
文言文虚词积累05一、为“为”在文言中是一个多义词,除了作为实词使用外,还可以作为虚词使用。以下是“为”作为虚词的几种用法:用作介词 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向”“对”等。例如: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这里的“为”表示“向”,意为“这里的人告诫他...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1.【而】(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①君子...
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纵观近年各地中考试题,文言虚词的考查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虚词在语境中的意义;二是虚词在朗读中的作用;三是文言句子的翻译。前两种是对文言虚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