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

洋务运动中,洋务派在教育方面的举措有哪些

"相关结果约100,000,000个

洋务运动中,洋务派在教育方面的举措有哪些

1.语言类学堂。奕等在《奏设同文馆折》中称:“外国交涉事件,必先谙其性情欲悉各国情形,必先谙其语言文字,方不受人欺蒙而中国迄无熟悉外国语言文字之人”,于是中国近代第一批培养熟谙外国语的翻译人员的新式学堂诞生。在洋务运动期间开办的外国语学堂有7所。其中,最著名的是京师同文馆,它是清代...

谈谈洋务运动中的教育革新。

(2)派遣留学。洋务派先后启动了幼童留美和留欧教育。留美教育主要由容闳提议,选择聪慧的幼童,分为4批前去美国学习。可惜由于守旧派的阻挠,使得这批学生大部分没有完成学业相继回国。留欧教育是以福建船政学堂的学生为主,送往英、法、德留学,学习造船技术和驾驶技术,分为三批学成归国。留美与留...

洋务运动在教育方面的贡献有哪些?

1. 教育机构的创立:1862年,总理衙门在恭亲王奕欣的主持下设立了京师同文馆,这是洋务派创建的第一所新式学堂,邀请外国专家担任教习,教授英语、法语等外国语言。1863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了广方言馆。到了19世纪90年代中期,洋务派陆续成立了包括福州船政学堂、天津水师学堂在内的20多所新式学堂。这些...

求洋务运动的具体实践(教育方面)

- 办新式学堂:为培养洋务人才,洋务派开办了一批新式学堂,如1862年京师同文馆、1863年广方言馆等。- 选派留学生:洋务派积极选派留学生出国学习,如1872年曾国藩派遣容闳率领首批30名幼童赴美留学。洋务运动在教育方面的具体实践,体现了中体西用的指导思想,既保留了传统文化,又吸收了西方的先进技术,...

洋务运动教育改革有哪些 洋务运动教育措施介绍

洋务运动的局限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首先洋务运动的局限性体现在这些想要国家强大的官员们,在当时并没有意识到其实西方国家并不想要清朝强大起来。要知道当时是学习西方的科技等知识,对西方国家的依赖性还是非常强大的,虽然说这么做的出发点是好的,可是洋务派却没有想到过,既然这些国家想要侵犯清朝...

洋务派为力破成见以求实际采取了哪些措施

洋务运动,又称晚清自救运动、自强运动。该运动是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所进行的一场引进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以维护封建统治的"自强"、"求富"运动。破成见以求实际采取的措施有:1、创办新式学堂,制造舆论。1862年洋务运动时期的创办的京师同文馆是中国近代最早的新式学堂;2、开设工厂,...

洋务运动时期的教育批判

洋务运动时期的教育改革:在这一时期,为满足新式人才培养的需求,洋务派积极兴办了新式学堂。这些学堂包括专注于西方语言和艺术的京师同文馆,以及侧重于军事、科技、制造和矿务等领域的福州船政学堂,邓世昌和刘步蟾等人即毕业于此。此外,还选派学生赴海外深造,如詹天佑在美国接受教育,成为著名工程师。...

清政府在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时期是如何改革教育的?

(一)创办新式学堂 洋务教育是洋务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既适应帝国主义的需要,又符合清朝统治者的利益。一八六二年,清政府在北京开设京师同文馆。这是一所洋务学堂。以后,洋务学堂不断开设。在洋务运动中遍设的洋务学堂,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方言学堂,也就是外国语学堂。第二类是军事学堂...
1 2 3 4 5 6 7 8 9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