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可能导致河流水位上涨,引发水污染等环境问题,对环境造成严重危害。7. 强降雨对道路、铁路等交通运输设施造成严重影响,阻碍经济发展。同时,水电站等能源设施可能受损,给国家能源供应带来压力。8. 在未来几天,持续性强降雨可能导致南方地区发生气象灾害,因此公众需要做好防护措施。
综上所述,近40年来我国的大灾害中,洪涝灾害排在 首位,共有5次,地震为3次,旱灾为2次。 1990年以后大致如下: 1998年南方地区的大洪水 2004年12月印度洋海啸 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波及印度尼西亚、泰国、缅甸、马来西亚、孟加拉国、印度、斯里兰卡、马尔代夫、索马里...
二是洪涝灾情总体偏轻,但南方部分地区受灾严重。今年前三季度,全国50多条河流发生超保证水位洪水,20多条河流发生超历史记录洪水,南方地区先后遭受33次大范围强降雨过程,长江中游洞庭湖水系沅江发生超过历史最高水位的大洪水,珠江流域北江发生超过10年一遇较大洪水,多地部分城区出现积水内涝,群众生产...
以上种种,都促使我国民众对“庚子”形成符号化的联想,也塑造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关于“庚子年”的集体记忆。2020庚子年,新冠疫情发生、南方洪涝灾害侵袭,“庚子”与“灾难”再次相遇,自然激发了民众关于庚子年的伤痛记忆。在追溯之下,1840、1900、1960等年的历史记忆又被发掘出来,“庚子多灾”之说...
主要原因是受夏季风的影响;我国降水时间分配特点是夏秋多,冬春少,解决的措施是修建蓄水工程,如水库、水窖等;(5)东部沿海地区受风暴潮的影响,暴雨、洪水频繁发生;局部的暴雨、泥石流、滑坡等灾害经常威胁山区安全.故答案为:(1)(2)C;(3)水田;(4)夏季风;夏秋多,冬春少;修建蓄水工程...
南方容易发生的自然灾害有:洪灾、泥石流、水涝、火灾等自然灾害。在南方气温干燥易引起灾,南方处热带气温高容易出现极瑞天气长时间干旱,下暴雨、冰苞大风等现象。长时间干旱土壤出现裂口疏松,然后一下暴雨就会发生洪灾、泥石流现象,地洼地又会出现水涝。
国家防总决定于7月7日16时将防汛应急响应提升至三级。短时间内的强降雨或连续性降雨等恶劣天气频繁发生容易引发洪涝、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当发生城市内涝时,建议人们不要在有积水的路段上行走,不要靠近有漩涡的地方防止跌入水井;不要在地下商场、地下人行通道、地下车库等内涝高发地逗留;居住在...
自2000年以来,我国经历了多次重大自然灾害,这些灾害对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造成了深远影响。其中,洪涝灾害是频发的自然灾害之一。2003年的长江流域洪涝灾害,受灾面积广,直接经济损失超过500亿元。此外,2010年的南方大范围洪涝灾害,同样给多个省份带来了严重影响。地震灾害方面,2008年的汶川地震尤为突出。
在南方洪涝灾害期间,这则谣言在互联网上广为流传。对此,中国气象局在微博上表示,气象局没有“风云一号气象卫星发射地面指挥”这个职务,也没有“李俊英”此人。7月15日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对此消息进行了辟谣,确定其为谣言。二、南方洪涝灾害的原因南方洪涝灾害发生的原因有两...
1.夏季降水集中.中下游地势低平 2.流域面积广 汇水面积大,尤其是夏季风反常年份,南北支流同时进入汛期,流量剧增.3.破坏植被,陡坡开荒,围湖造田.水土流失严重,水面上升,湖泊分洪蓄洪能力降低.措施:植树造林,退耕还湖,修建水利工程,疏浚河道,弯曲段裁弯取直,加固堤坝,修建分洪蓄洪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