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

古籍中的蒲黄简介

"相关结果约100,000,000个

泻血汤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处方 3 制法 4 功能主治 5 泻血汤的用法用量 6 摘录 附: 1 古籍中的泻血汤 1 拼音 xiè xuè tāng 2 处方 生地黄(酒洗,炒)熟地黄 蒲黄 丹参(酒炒)当归(酒洗,去土)汉防己(酒洗,,炒)柴胡(去芦)甘草梢(...

古籍中的碧雪简介

功能主治治一切积热,咽喉肿痛,口舌生疮,心中烦躁咽物妨闷,或喉闭壅塞,水浆不下,天行时疫,发狂昏愦,并皆治之。用法用量每用少许,含化咽津,不拘时候。如喉闭壅塞不能咽物者,即用小竹筒吹药入喉中,频用神效。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简明医彀》卷五:碧雪处方蒲黄1钱,青黛(...

温宫丸简介

2 《杨氏家藏方》卷十五 2.1 方名 温宫丸 2.2 温宫丸的别名 温中丸 2.3 组成 生地黄1斤,生姜1斤(切碎,各研取汁,将生姜汁炒地黄滓,地黄汁炒生姜滓令干),白芍药2两,人参(去芦头)1两,蒲黄(炒)1两,当归(洗,焙)1两,琥珀(别研)1两,白茯苓(去皮)...

迎春散简介

2.2 组成 辛夷花5钱,麝香5分。2.3 主治 痘疹后鼻有余邪闭塞,不能安卧。2.4 迎春散的用法用量 用葱头蘸末塞鼻内,日易数次。2.5 制备方法 上为末。古籍中的迎春散 《本草撮要》:[卷二木部]【辛夷】 石脂。畏菖蒲、石膏、蒲黄、黄连。一名木笔花。一名迎春花。

二妙散简介

1 古籍中的二妙散 * 二妙散药品说明书 1 拼音 èr miào sǎn 2 英文参考 Ermiao San [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 ermiao powder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二妙散同名方剂约有十七首,其中《丹溪心法》卷四记载者为常用方,其组成为黄柏(炒)、苍术(米泔水浸,炒)各等份,具有清...

延胡索散简介

延胡索、当归各一两,琥珀、炒蒲黄各二钱半,赤芍药、桂心各半两,红蓝花三钱[1]。 4.2 制法 上药为细末[1]。 4.3 延胡索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三钱,食前童便合温酒调下[1]。 4.4 功能主治 《医方类聚》卷二百三十五引《管见大全良方》方之延胡索散主治产后儿枕腹痛[1]。 5 《医中一得》方之延胡索散 ...

自拟藕节地黄汤简介

古籍中的自拟藕节地黄汤 《马培之医案》:血痣 黄汤治之。犀角鲜生地连翘赤芍元参粉甘草象贝母粉丹皮知母侧柏叶藕节《马培之医案》清马培之公元1893年...《血证论》:[卷二]齿衄 。通脾泻胃汤。加蒲黄藕节治之。如大便不闭者。不须下利。但用清凉解之。犀角地黄汤。加葛根贯仲枳壳莱菔...《世...

竹茹饮简介

古籍中的竹茹饮 《邯郸遗稿》:[卷之三]妊娠 之别,若夏月转筋入腹,闷绝者,以黄连香薷饮,或竹茹饮,或五苓散,或缩脾饮,或人参白术散,选而用之。...《普济方》:[卷一百四十八时气门]时气五日 。去滓。分温三服。如人行七八里一服。忌蒜、面。竹茹饮热天行五日。头痛壮热食则呕者...

黍粘子汤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兰室秘藏》卷下 2.1 方名 2.2 组成 2.3 主治 2.4 黍粘子汤的用法用量 2.5 制备方法 2.6 用药禁忌 附: 1 古籍中的黍粘子汤 1 拼音 shǔ zhān zǐ tāng 2 《兰室秘藏》卷下 2.1 方名 黍粘子...

金华散简介

姜、桂温冲任之寒,膏、连平肝胃之热;当归醋炒,养血归经;蒲黄炒黑,破瘀止血;灵仙走经络以调经也。为散,以散其瘀;饮下,以和其胃,使胃气调和,则冷热无不调,而血无瘀逆之患,何烦痛不除,暴崩不止乎。 6.6 摘录 《医略六书》卷二十六 7 《卫生总微》卷十四:金华散 7.1 处方 大黄末4钱,牵牛末4钱...
1 2 3 4 5 6 7 8 9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