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

古籍中的蒲黄简介

"相关结果约100,000,000个

嘉泰会稽志古籍简介

该书完成于南宋嘉泰元年(1201年),那时的会稽地区隶属于绍兴府,位于今天的浙江绍兴。全书分为一百一十七个详细分类,内容丰富多样,包括姓氏、送迎习俗、古老的建筑遗址、古器物、遗书搜寻以及藏书等,这些都是其他同类志书中鲜见的详尽记载。嘉泰会稽志在资料搜集和整理方面表现出极高的专业度,条理清晰...

茅根简介

3 古籍中的茅根 这是一个重定向条目,共享了白茅根的内容。为方便阅读,下文中的 白茅根 已经自动替换为 茅根 ,可 点此恢复原貌 ,或 使用备注方式展现 1 拼音 máo gēn 2 英文参考 imperatae rhizoma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 茅根为中药名,出自《本草经集注》[1]。茅根为禾本科植物白茅Imperata...

苎麻叶简介

十灰散 节、败棕、男发、百草霜、蒲黄、荆芥、侧柏、姜灰、苎麻、茅草根各等分。主治:《医级》卷八方之十灰散主治...更多用到中药苎麻叶的中成药 古籍中的苎麻叶 《普济方》:[卷三百三金疮门]金疮血不止 龙骨(一两五色紧者)诃子(一两)白石脂(半两)苎麻叶(半两系五月五日午时...

古籍中的黄瘅简介

古代亦称黄瘅。目睛黄染尤为黄疸的主要特征。主要由脾湿胃热、熏蒸肝胆、胆液不循常道而溢于肌肤所致。黄疸有属阴属阳,在脏在腑之分。《临证指南医案·疸》:“黄疸,身黄目黄溺黄之谓也,病以湿得之,有阴有阳,在腑在脏。阳黄之作,湿从火化,瘀热在里,胆热液泄……熏蒸遏郁,侵于肺则...

龙骨丸《太平圣惠方》中的龙骨丸

龙骨丸是一种传统中药方剂,出自古籍《太平圣惠方》卷九十三。它有两个不同的版本,其中一个是名为香连丸,而在《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十中也有提及。第一个版本的龙骨丸主要由龙骨(15克)、黄连(15克,去须,微炒)、白石脂(15克)、白矾(15克,烧至汁尽)、干姜(15克,炮裂,锉)...

消瘅消瘅简介

消瘅,古籍中的一种疾病名称,源自《灵枢·五变》和《素问·通评虚实论》等经典篇章,主要特征为消耗性疾病。在《内经》中,消瘅共出现17次,其中《素问》2次,《灵枢》15次,表现出其在消渴病名中较高的使用频率。秦汉时期,消瘅作为独立病名被广泛接受,如《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有“肺消瘅”...

古籍中的九疸简介

阳黄之作,湿从火化,瘀热在里,胆热液泄……熏蒸遏郁,侵于肺则身目俱黄,热流膀胱,溺色为之变赤,黄如橘子色,阳主明,治在胃。阴黄之作,湿从寒水,脾阳不能化热,胆液为湿所阻,渍于脾,浸淫肌肉,溢于皮肤,色如熏黄,阴主晦,治在脾。”一般把黄疸分成阳证和阴证两大类,称为...

破经丸简介,有什么功效?

古籍中的破经丸 《普济方》:[卷三百十九妇人诸疾门]劳瘵 裂去皮脐各一两)人参当归(切炒)丸。温酒或米饮破经丸(出仁存方)治妇人干血。气久滞。腿脐腹冷痛。寒...《玉机微义》:[卷四十九妇人治法]通经之剂 烧焦为末每三钱童便调下瑞竹堂方蒲黄散治崩中不能止破故纸蒲黄千古锻石(...

宇摩志麻迟命简介

宇摩志麻迟命,日本神话中的一位重要神祇,在多种古籍中有着不同的记载。在《古事记》中,他被提及为ウマシマヂノミコト,而在《日本书纪》中则被称为可美真手命(うましまでのみこと)。在《先代旧事本纪》中,他的名字则写作味间见命(うましまみのみこと)。他被认为是物部氏的祖先...

医学实在易古籍简介

陈修园的《医学实在易》以其独特的编排方式和深入浅出的论述赢得了赞誉。其特点是通过归纳整理,从基础概念出发,逐步深入,疾病分类清晰,强调系统辩证施治。书中不仅论述了脉象的提纲,还引用《内经》原文,辅以歌诀,方便记忆。此外,书中的理论分析透彻,每篇内容都力求抓住疾病的实质,用诗歌形式概括,...
1 2 3 4 5 6 7 8 9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