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

氧化磷酸化的概念

"相关结果约100,000,000个

三羧酸循环氧化磷酸化的机制,过程及意义

主要三个阶段:1,EMP(糖酵解)2,TCA(三羧酸循环)3,氧化磷酸化(呼吸链,产生ATP)。1,EMP途径 二,糖酵解过程的12步反应 ⑴ 葡萄糖 → 6-磷酸葡萄糖 ⑵ 6-磷酸葡萄糖 → 6-磷酸果糖 ⑶ 6-磷酸果糖 → 1,6-二磷酸果糖 ⑷ 1,6-二磷酸果糖 →磷酸二羟丙酮+3-磷酸甘油醛 ⑸ 磷酸...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名词解释、简答题重点

9. 底物水平磷酸化 (Substrate-Level Phosphorylation): 代谢过程中,能量直接转化为ATP,无需线粒体氧化磷酸化。10. 脂肪动员 (Fatty Acid Mobilization): 脂肪组织分解脂肪,为其他细胞提供能量。11. 氧化呼吸链 (Oxidative Respiratory Chain): 营养物质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将氢传递生成水,释放能量。12....

“OP”缩写在英语中的具体应用和含义是什么?

英语缩写词“OP”在科学领域中广泛代表“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中文意为“氧化磷酸化”。这个概念主要关注于化学反应过程,特别是细胞能量生成的关键步骤。OP的中文拼音为“yǎng huà lín suān huà”,在学术界中的使用频率较高,约为126次。它主要应用于学术研究,特别是在细胞生物学和生物化学...

氧化磷酸化的历史

对氧化磷酸化的研究起源于阿瑟·哈登1906年的报告,阐述了磷酸盐在细胞发酵中的重要作用,但最初只知道糖磷酸盐与此相关。然而在20世纪40年代初,糖的氧化和ATP的生成之间的联系被赫尔曼·卡尔卡牢牢确立,同时在1941年,弗里茨·阿尔伯特·李普曼确认ATP在能量传递中起核心作用。后来在1949年,莫里斯·弗里德...

磷酸化是什么意思

前者是在光反应的循环式电子传递过程中同时发生磷酸化,产生ATP。后者是在光反应的非循环式电子传递过程中同时发生磷酸化,产生ATP。光合磷酸化的机理同线粒体进行的氧化磷酸化相似,同样可用化学渗透学说来说明。在电子传递和ATP合成之间,起偶联作用的是膜内外之间存在的质子电化学梯度。类囊体膜进行的光合...

哪种物质是解偶联剂

为了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先了解氧化磷酸化的基本概念。氧化磷酸化是细胞呼吸的一个关键环节,其中电子通过电子传递链进行传递,释放出的能量被用来合成ATP,这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这个过程是偶联的,意味着电子传递和ATP合成是相互关联的。然而,解偶联剂能够打破这种偶联关系。它们能够渗透进线粒体...

氧化磷酸化的影响因素

作用:氧化磷酸化作用是指有机物包括糖、脂、氨基酸等在分解过程中的氧化步骤所释放的能量,驱动ATP合成的过程。在真核细胞中,氧化磷者游酸化作用在线粒体中发生,参与氧化及磷酸化的体系以复合体的形式分布在线粒体的内膜上,构成呼吸链,也称电子传递链。其功能是进行电子传递、H线粒体镇则内膜中的...

目前被公认为能解释氧化磷酸化机制的假说是

化学渗透假说(chemical osmotic hypothesis)是解释氧化磷酸化作用(见氧化磷酸化)机理的一种假说。简介:1961年由英国生物化学家米切尔(P.Mitchell)提出。他认为电子传递链像一个质子泵,电子传递过程中所释放的能量,可促使质子由线粒体基质移位到线粒体内膜外膜间空间形成质子电化学梯度,即线粒体外侧...

什么是氧化磷酸化的偶联

氧化磷酸化的偶联是指电子传递链上的放能反应与ATP合成反应相互关联、相互依赖的过程。具体来说:电子传递链的放能过程:电子在电子传递链上从电子供体传递到电子受体,这个过程中会释放能量。这些能量如果不被捕获和利用,就会以热能的形式散失。ATP合成的耗能过程:ATP的合成是一个需要能量的过程,这些...

大学生物化学 什么是氧化磷酸化的偶联?

氧化磷酸化的工作原理是利用释放能量的化学反应来驱动需要能量的反应:这样的反应称为是“偶联”反应。意即在没有另一个反应的情况下,该反应不能发生。电子在电子传递链上从电子供体(如NADH)到电子受体(如氧)的流动,是一个放能的过程——它释放能量,而ATP的合成是一个耗能的过程,需要输入能量...
1 2 3 4 5 6 7 8 9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