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

油气聚集成藏时期

"相关结果约100,000,000个

油气聚集成藏时期

根据烃源岩、油气成因类型及储层沥青研究表明,本区存在早海西、晚海西、印支—早燕山期、晚燕山期及喜马拉雅期五期油气聚集成藏期,海西期与晚燕山—喜马拉雅期最具规模,海西期油气聚集的有利区带应是坳陷区低隆区,晚期油气则主要分布于隆起区及坳陷区边缘断裂带的高隆起部位。 官方服务 官方网站 已赞过 已踩...

如何确定油气藏形成的时期

油气成藏期的分析:根据主力烃源岩生排烃期确定其主要成藏期:油气藏的形成是油气生成、运移、聚集的结果,没有油气生成和排出,就不可能有油气藏的形成.因此,主力烃源岩油气生成并排出的主要时期,是油气藏可能形成的最早时间.从烃源岩埋藏史分析,确定其凹陷烃源层的成熟油气生烃门限深度(m)和排烃...

油气藏形成时间的确定

油气成藏期的分析:根据主力烃源岩生排烃期确定其主要成藏期:油气藏的形成是油气生成、运移、聚集的结果,没有油气生成和排出,就不可能有油气藏的形成。因此,主力烃源岩油气生成并排出的主要时期,是油气藏可能形成的最早时间。从烃源岩埋藏史分析,确定其凹陷烃源层的成熟油气生烃门限深度(m)和...

油气成藏过程

从包裹体的热力学特征和组成成分来看,三塘湖盆地侏罗系油藏主要经历了一次油气的注入,所对应的时间为白垩世晚期,也就是侏罗系油藏的成藏期。油气通过油源断裂向上运移的一个重要条件是油气大量生排烃时油源断裂必须活动或是开启,保证油路畅通。因此,断裂在三塘湖盆地侏罗系成藏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

成藏过程

根据埋藏史和烃源岩热演化史分析,燕山中期沉积后下侏罗统的古地温为50~60℃,尚未出现由于成岩作用形成的包裹体,油气聚居时期主要自燕山中晚期开始。五彩湾凹陷石炭系储层包裹体主要有3期,一期包裹体均一温度为70~78℃,反映华力西晚期石炭系源岩生成的成熟阶段的油气的聚集;一期包裹体均一温度为96...

成田(藏) 模式

(1)油气成藏模式 是指油气源岩、成油期与储集层时空上的组合。以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为主要油源岩,生成的油气聚集在多时代储层中,形成了多种模式:1)古生古储。古生代生成的油气又储集在古生代地层中(沙西2号奥陶系内幕油气藏)。2)后生古储。喜马拉雅期生成的油气储集在古生代地层中(雅克拉下...

油气多期成藏特征

图4-25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风化壳油气田成藏演化图 塔里木克拉通盆地满加尔凹陷寒武系—下奥陶统烃源岩在中—晚奥陶世进入第一个生烃高峰期。该时期塔北英买力-轮南地区及塔中、古城地区具低隆起形态,是油气聚集的有利地区。但加里东晚期运动使塔中地区遭受强烈改造,此期油气藏大多可能已被破坏,...

油气藏形成的地质条件

3、适宜的成藏期和成藏模式:油气藏的形成需要适宜的成藏期和成藏模式。通常,成藏期指的是油气开始聚集到形成商业性开采储层的时期。适宜的成藏期能够确保油气的良好保存和聚集。而成藏模式则指的是油气从生成到聚集的过程和机制。不同的成藏模式会导致油气在不同地区和不同层位的分布。4、有利...

油气的运移和聚集

在浅层适当的圈闭中聚集起来形成次生油气藏。一般而言,在烃源岩进入成熟期后的首次大规模断裂活动时期是油气聚集的主要时期,而对于一个有着巨厚烃源岩的生油凹陷,断层是主要的垂向运移通道。因此,研究断裂活动的时间、范围、期次和强度,就能追踪油气运移的轨迹,从而易于找到有利的油气聚集带。老451...

含油气系统成藏作用

油气系统的成藏作用是一个复杂且持续的过程,它涵盖了从基础地质条件到油气藏形成的关键步骤。这个过程的时间跨度广泛,从几百万年到三亿年不等(Tissot, 1984),其核心包括了圈闭的形成、油气的生成、迁移和聚集等步骤。这些环节必须在时空上紧密结合,才能促使有机质成功转化为油气,进一步孕育出油气藏...
1 2 3 4 5 6 7 8 9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