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
中国上三叠统土隆阶综合研究报告
"相关结果约100,000,000个
中国上三叠统分为两个阶,下部亚智梁阶,上部土隆阶。亚智梁阶大致相当于国际地层表中的卡尼阶,土隆阶大致相当于国际地层表中的诺利阶至瑞替阶(杨遵仪等,2000)。 1 中国土隆阶建阶 土隆阶阶名源于西藏聂拉木县土隆村。命名剖面位于土隆村附近的山坡上。在土隆剖面上,土隆阶的底界定义在菊石Nodotibetites nodos...
土隆阶是中国上三叠统上部的一个阶,由第二届全国地层委员会三叠系工作组于 1999 年 12 月在第三届全国地层会议预备会期间提出,阶名源自本阶命名时确定的层型剖面所在地: 西藏聂拉木县土隆村。土隆阶大致相当于 《国际地层表》中的上三叠统诺利阶至瑞替阶。经过课题组 (姚建新等) 研究,取得以...
在聂拉木地区,三叠系与二叠系之间是连续沉积还是不连续沉积,即是整合的还是不整合的,长期以来存在不同的认识。其核心问题是:该区是否存在上二叠统长兴阶地层?经本次区调工作,认为区内三叠系与二叠系的界线应属整合型、连续接触关系。理由包括以下三点。1.生物地层的连续性 以聂拉木县土隆剖面为例,...
双壳类定年意义远不如菊石类,但是安多 109 道班剖面的晚三叠世双壳类组合面貌在种一级的程度上可以与云南西部地区早、中诺利期的双壳类动物群 ( 马其鸿等,1976) 、缅甸北部那A地区晚三叠世诺利期动物群 ( Healey,1908) 对比,也可以与喜马拉雅珠峰地区的晚三叠世双壳类动物群的种很好地对比。特别是 Indope...
“待建阶”和上三叠统土隆阶及其界线层型研究,分别由喻建新、白志强、姚建新负责; ⑩中国陆相侏罗系/三叠系界线层型及上侏罗统中部“待建阶”研究,分别由沙金庚、王思恩负责; 瑏 瑡中国陆相白垩系/侏罗系界线层型、义县阶进一步完善及九佛堂阶研究,由田树刚负责; 瑏瑢中国陆相上/下白垩统界线层型及富饶阶底、顶...
前三科主要生存于三叠纪,是一些较原始的鱼龙,一般个体较小,形态较原始。后两个科主要包括侏罗纪和白垩纪一些进步的鱼龙。中国鱼龙化石发现和研究都较晚,第一件鱼龙化石是1964年杨钟健命名的茅台混鱼龙(mixosaurus mao-taiensis)。1964年的希夏邦玛峰科学考察中,在西藏定日地区发现鱼龙化石,1966年,珠穆朗玛峰地区...
它的头像海豚,拥有一个长的、有齿的吻。鱼龙嘴巴长而尖,上下颌长着锥状的牙齿,整个的头骨看上去像一个三角形。像今天的鲔鱼它的体型适于快速游泳,椎体如碟状,两边微凹,一条脊椎骨好像一串碟子被串在一条绳索上,尾椎狭长而扁平。有些鱼龙看上去适合深潜,头两侧有一对大而圆的眼睛,眼睛直径...